客户提出降价要求,你该怎么办?
03 价格谈判的小技巧
1. 客户称价格过高即需降价吗?
新业务员常因急于接单而盲目降价,这反而可能适得其反。轻易让步会使客户怀疑初始报价虚高,并持续施压要求进一步降价。即使提供了诚意十足的价格,客户也可能因缺乏参照而不断尝试压价。
老客户同样如此,过度退让可能导致合作破裂或利润受损。
2. 报价后客户沉默即为价格问题?
客户未回复的原因多样:
等待供应商主动降价。
提供的报价信息不完整。
客户忙碌无法逐一回应。
仅询价无实际采购意图。
邮件未成功送达。
对产品兴趣不足。
等待终端客户确认。
若客户为终端买家,沉默可能因竞争对手更具优势或订单取消/延迟所致。如面对专业代理公司,则可能是初步筛选后被排除。
对于贸易公司,约70%以上的询盘不会跟进,因其决策权不在自身手中。大客户更倾向于与贸易公司合作,因其能提供多样化选择和便捷服务。
当客户失联时,需冷静分析原因并尝试挽回,如通过邮件询问对方是否收到报价及是否有其他需求。
3. 外贸中唯有低价才是竞争优势?
价格谈判并非唯一筹码,应强调其他附加价值,如熟悉目标市场的政策、语言、文化等。利用社交平台上的客户动态,找到共同话题增进关系。除了低价格外,思考还能为客户带来哪些增值点。
切勿因客户无底线地要求降价而自乱阵脚,只要确保自身价格合理,做好应做之事即可。
事实上,很多客户会剔除最低报价,视之为不可靠。不同客户的需求和定位各异,寻找最匹配的供应商才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