傩文化与特色产品的创意结合研究
1首 页
2阅 读
3杂志媒体
4服务
论文收录查询
文摘资讯
期刊杂志
论文库
论文检索报告
• 订杂志
• 电子杂志
• 期刊通
• 北斗画廊
• 期刊查询
• 加盟合作
• 投稿
• 图书奖购
• 读者来稿
• 杂志导读
• 言论与风向
• 读者推荐
• 论文中心
• 期刊通
• 期刊黄页
• 电子杂志
• 在线订刊
• 会员首页
• 加入会员
• 远方的风
• 网站地图
• 栏目总汇
字体:
大
中
小
首页>
原创作品>
正文
傩文化与特色产品的创意结合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29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9期
作者:许凡丹 杨勇 张恬怡 张悦 曾乾栋
[导读]
傩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追溯起源是它是源自人们的巫术祭祀活动中
许凡丹 杨勇 张恬怡 张悦 曾乾栋
吉首大学美术学院 湖南张家界
摘要:傩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追溯起源是它是源自人们的巫术祭祀活动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傩文化在我国各地广泛分布,傩祭、傩俗、傩戏、傩面具、傩歌以及傩舞等多种文化形态。为了将民族的、传统的文化带出来真正面向社会,我们研究了傩的审美特征,归纳其形态特征并应用到现代特色文化产品设计中。
关键词:傩文化;文化创意产业; 文创产品; 构成设计
1我国文化特色创意产品的发展
文创就是文化创意,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文创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强大的新兴产业,文创特色产品是以一种主体文化或者文化元素,通过团队或个人的创意开发的一种营销知识产权的行业。
2傩文化的特色产品
傩面具是傩文化中傩祭、傩仪中使用的道具,是较为原始的面具造型,是原始的图腾再现,是祛灾纳祥地吉祥象征,是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的重要精神力量。傩面具经历了从原始神灵崇拜到娱神、娱人的类型变化,具有宗教艺术的品位和民间艺术的特征。傩面具根植于民间,凝聚了世代民众的审美情趣,更反应出人的一种本质力量,许多傩面具堪称艺术精品,面具特征或写实、或抽象,粗犷狰狞。它不仅驱鬼.避邪,而且祈福佑吉、除病灭灾、镇宅、求子、兴旺,给商业带来无限生机等等,多姿多彩的傩面具艺术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博物的标志,文化的象征。
傩文化也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民俗及民间宗教信仰。具有悠久的历史。伴随傩祭而产生和发展的傩戏面具,源远流长,丰富多彩。多年来一些地方已出土和发现了不少属于远古、上古、中古、近古的傩戏面具实物和面具图像,发现近代以来的傩戏面具的实物则更为丰富。无论是傩祭活动还是傩戏演出,傩戏面具都被赋予了神秘的宗教与民俗含义。在圈子里的人们的意识中,傩戏面具是神灵的象征和载体,如何对待面具,往往要遵守约定俗成的各种清规戒律。
一个好的设计作品是应该从方方面面来体现其本质以及设计者想要表达的情感的,同样的,文创产品是兼顾着实用性的同时来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并引导人们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首先顾忌到打破时代通病,注重物质层面需求的同时注重精神层面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要收集最为原始、最为真实的素材,将其罗列,寻找这些素材的共通性和相似的艺术表现方式,将其提炼。
最真实的素材往往意味着客观事实的最大还原,而创意设计实则是要在真实的基础上进行美感设计。在此,我们运用了“构成设计”。设计师们将图形的各个元素进行拆解和再构的过程,以此来形成新的视觉感受和新的表达语言,给人以新的理解。但是,这都要求我们以反向的思维模式来突破,并要求表现出与之前不同的、碎片化的、凌乱的设计风格。在此,破碎和凌乱的风格也并不是毫无章法的,也是在强大节奏感的基础上,达到冲击视觉的效果,以求新的视觉感受。
(1)通过构成设计手法,来以傩为设计元素进行文创产品设计时,我们首先要了解傩的造型特征,只有了解其形态特征,我们才能将其提取概括,以达到符号化的目的。以最简洁的形式将其表现,夸大他的特点。傩的本质特征决定了其图形、手法以及结构的复杂多变性,通过考察整合,我们首先选取了几个比较有特点的傩面具样式,归纳了一下它们的形态特征。通过简化细节、轮廓,运用鲜亮的色彩,创新设计了出来了看上去不是那么让人觉得恐惧,有距离感。这些基本图案通过构成的设计手法进行图案分开诠释时,我们便可以根据核心的图案和辅助花纹进行重新的组合,可以分别形成多种新的设计元素,在这种新的图案基础上再使用夸张、变形、重叠、拼接、变异等手法进行重新组合,使重组重构后的图案在保留原有基础的同时把傩的造型创新以及图腾简化,将其创新设计的更具特色,符合现代潮流化设计,也兼具现代的时尚感(如图1)。具体说来,我们在对其进行色彩解构时要注意分析色彩构成的基础成分组织特征,也就是说在保留傩面具原有的色彩关系、色调感情和色块面积比例关系的同时,再按照设计师自己的表现意念和思想情感来打散原有色彩的组织结构,来重新组织色彩,构成新的色彩形式,以形成新的愿望诉求,造成截然不同的视觉感受(如图2)。
图2
另一种设计方式便是拼接。这在一定程度上更倾向受众的使用体验和感受,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用户体验。在文创产品设计中,我们可以使用拼接,将具有特色的图形符号进行拼接,最后重组从而产生多种意义并存的设计。(如图3)
图3拼接手法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不难发现,一个单单注重实用性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产品要想有更广的销售路线,我们就不能只注重于单方面的追求,而应该使“服务的附加值”实现最大化。而文化的累计叠加,可以保证设计技巧和设计形式更丰富的重要的方式,首先要有文化基础的认识,当用户对使用方式、功能需求、外形、出行携带等多方面的要求综合出现时,我们才能追求到产品的多种意义。
3总结
设计方法研究是关于科技性和手法性的研究的综合,是指导设计方向、设计过程和设计思维的分析,更侧重于设计过程中的新想法、新模式以及如何运用已知方法进行辅助设计等等。傩文化将湘西民风民俗,审美意识,以及传统观念,别具特色。如今的傩文化,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汉族文化的一些影响,图案更加丰富多彩,在传承了传统纹样的同时,注入新鲜血液,成为我国民间艺术精品。在视觉艺术中,漫长的文化积累,已呈现的丰富寓意,为视觉设计铸就灵感,提供新思路,为其生存开拓更广阔的空间。傩文化可以说是是历史文化的宝藏,现代设计更会将傩文化与现代设计在精神需求方面和物质需求上高度结合,从现代人们所需设计的角度去探寻它独一无二的价值、发掘两方面的相同之处,不断以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去进行淋漓尽致的诠释。
(2019年吉首大学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美术学院,项目名称:傩文化与特色产品的创意结合研究,项目编号:JDCX2019238,主持人:许凡丹,参与人:许凡丹、杨勇、张恬怡、张悦、曾乾栋)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您可能感兴趣的其他文章
•
小组合作学习用在何处
•
种瓜得瓜 种豆得豆
•
捕捉闪光点,激发潜能
•
线上线下,相得益彰
•
《小学阶段家长陪伴策略研究 》 课题...
•
论家庭教育中的“爱”
•
现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和培养策略
•
我 的 青 春 梦 想
•
浅谈如何构建小学班主任与学生的和谐关...
•
初探“班班通”在科学课堂的运用
•
依主体细整合,重目标巧扩充——浅析农...
•
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
课程思政的内涵、价值与实施策略
•
润物细无声——小学语文教学助推德育教...
•
现代学徒制背景下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
企业内部审计外包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对策...
更多>>
站长推荐
更多>>
·
新加坡国立大学教授郑永年:中国崛...
·
一张照片突然刷爆朋友圈!黑天鹅已...
·
2019年,是大破之年,也是大立...
·
任泽平:认清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真相...
·
中国的生存法则变了!你再不懂就彻...
·
那场82年前的失败,藏着吾国吾民...
·
叶檀:华为何为?(与任正非对谈纪...
·
中兴高管爆料!这是一场任正非渴盼...
期刊推荐
1/1
[{'qkid':'1223','qkname':'《HisLife 他生活》'},{'qkid':'1222','qkname':'《新旅行》'},{'qkid':'1302','qkname':'《现代临床医学研究》'},{'qkid':'1301','qkname':'《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qkid':'348','qkname':'《 中外企业家 》'},{'qkid':'1294','qkname':'《科技成果管理与研究》'},{'qkid':'1293','qkname':'《中国科技成果》'},{'qkid':'1283','qkname':'《军事交通学院学报》'},{'qkid':'1231','qkname':'《黑龙江科技信息》'},{'qkid':'1225','qkname':'《医药直投中国》'},{'qkid':'1224','qkname':'《初中生阅读世界》'},{'qkid':'1217','qkname':'《哈佛商业评论》'},{'qkid':'1168','qkname':'《现代电子技术》'},{'qkid':'1308','qkname':'《新课程》'},{'qkid':'1220','qkname':'《环球工商》'},{'qkid':'1286','qkname':'《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qkid':'1310','qkname':'《世界文艺》'},{'qkid':'1453','qkname':'《校园英语(教研版)》'},{'qkid':'1570','qkname':'《小学生(教学实践)》'},{'qkid':'3102','qkname':'《新科教》'},{'qkid':'1230','qkname':'《人力资本管理》'},{'qkid':'1320','qkname':'《教科论坛》'},{'qkid':'1319','qkname':'《新华教育导刊》'},{'qkid':'1316','qkname':'《中国期刊网现教研》'}]
原创来稿文章
更多>>
·
眼 神
·
我的前世今生
·
我
·
守望
·
这一年
·
梁家河
·
这个世界会好吗?
·
此去经年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服务声明 | 友情链接 | 期刊联盟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粤-B2 20040576
电话:4008-114-678 客服QQ:51400436
copyright 2004 ChinaQking.Com All Right Reserved 中国期刊网 版权所有
转寄给朋友 信息正在发送...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信息正在发送...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