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车”到底有多“痛”?
痛车,发源于日本ACGN(Animation、Comic、Game、Novel的缩写)文化的一种,在日本,对ACGN文化有爱的人们为了彰显个性,将喜爱的动漫角色、动漫公司或者角色名字之类的字画贴/喷在车上,以作装饰。
为什么要叫“痛车”?
说法一:日语中有一个词语叫“视线が痛い”,多用在某人做出非主流的事情时候周围人围观导致气氛尴尬的时候。痛车对于普通一般人来说,视线痛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所以先有传统的日语这个词语开始演变成了痛车这个概念。
说法二:给人纹身会很痛,于是车主人就把“纹身”的车称为痛车。
说法三:在日本,如果要在车上画图案之类的东西要交税,由于开痛车的很多是年轻人,额外的税收使他们很心痛,所以叫痛车。
究竟哪种说法才是正统我们已无从考证,但这无关紧要。痛车是表现车主对卡通人物的敬爱之情的手段之一,为制做一辆痛车而花费数百万日元的也大有人在。
“痛车”不是贴膜
痛车和贴膜是不同的!因为痛车要涉及到图案的设计美感等因素。痛车的图案相比普通车贴膜更精致美观,有更多细节,且一定与游戏动漫相关。
“痛车”也有官方
面对这样一块巨大的市场,一些汽车制造商也开始关注起ACGN这片市场,丰田可谓是里面的佼佼者,曾先后推出了多款与动漫作品跨界合作的特别版车型。
丰田为《机动战士高达UC独角兽》制作的Auris痛车,除了周身的涂装之外,车前挡风玻璃上还参考《机动战士高达UC独角兽》机体“新安洲”加装了红色兽角,看起来相当霸气,同时,车身前方原有的丰田Logo也被制作成为“吉翁”所特有的单眼造型。
基于AE86打造的《LoveLive!》痛车则采用了较为传统的方法——粘贴上大面积的车身贴纸,丰田也为86痛车提供一套带有《LoveLive!》角色语音的导航系统。
《EVA》痛车,以“Orochi Gold Premium”车型为基础,由EVA官方设计师山下いくと先生亲自设计涂装,极具收藏价值。
“痛车” in 赛车界
痛车不止于二次元,有时候在赛车界你也能看见他们的身影。初音 GSR BMW Z4 GT3就曾参加日本国内最受欢迎的车赛2009 SUPER GT系列并获得不错的成绩。
在日本D1GP漂移大赛上,我们也能看到痛车的身影。D1GP相当于漂移界的F1,代表了日本漂移最高水平的比赛。D1GP每场比赛共30名选手参加,比赛分为两种。一种为单车漂移赛,另一种为双车追逐漂移赛。
在枥木Twin Ring召开的“世界摩托车锦标赛日本最高奖(MotoGP)”上,由于雅马哈主要赞助的菲亚特公司的请求,画有“鲁邦三世”的摩托车得以参赛。
“痛车”之“痛”
请国内各位ACGN爱好者注意
按规定,在中国不允许车主私自改变汽车的外观和涂装,所以,每到年审的时候,痛车车主们便为了能顺利过审而狠心撕下车贴,待审核后重新再“痛”一次,以及开在路上也有被交警拦下来的危险。所以国内的各位ACGN爱好者注意,痛车虽然美好,但也要谨慎对待。
品读之后,
愿享同感。返回搜狐,查看更多